发布时间:2017-04-26 阅读量: 作者:县政协
近年来,随着城市机动车持有量的快速增加,城市停车难已成为困扰人们出行的一大难题。特别是随着我县老城区的改造和新城区的扩大,县城人口密度不断提高,人均拥车量的不断增多,有限的城市空间已难以承受停车之困。
在有车无位的尴尬现状背后,如何释解停车之惑,已成为凤台市民的一个话题?如何破解停车难,也成为凤台不得不面对的发展课题。
居民小区 回家有停车位是奢侈的幸福
对我县的许多车主而言,每天需要思考的一个共同问题是:“车停哪?”特别是一些居住在小区的车主,无奈地发出了“开车出行难,回家停车更难” 的慨叹。
“买得起马,配得起鞍,就怕马儿没有地方栓”,随着购车族队伍日渐庞大,回家能顺利找到停车位停下车已是奢侈的幸福。
“每天中午和晚上下班回家最头疼的事是找地方停车,回去迟一点都没地方停。”家住金凤小区的李女士告诉记者,她们小区的车辆是逐年增加,原来只有几辆,现在楼下的停车位根本不够用,她有时加完班后开车回家,车子就没有地方停了,她只有停在小区外的路边或是“见缝插针”找个地方停。无处停车让她很是纠结和烦恼。
同样,家住翠苑康城的陈女士也述说了自己的停车之难。她每天上班比较早,由于小区内停车面积少,车辆多车挨车,早上把车子开出小区时,她生怕不小心碰到别人的车;晚上回家时,有时让家人提前在楼下占个车位,有时就早早地回来抢个位置。如果晚上有应酬,或是周末带孩子出去玩,陈女士都不敢开车去,她怕车一开走,回来时停车位就被别人占上了。停车之辛苦,车位之紧张,俨然成为私家车主每日必受之煎熬
一些家住新城区的居民则表示,一到放假,家人想上街逛逛或去老城区吃饭、走亲戚时,他们一般不会开车去,一则因为老城区面积小,二则主要是开车上街一时难以找到停车位。于是他们会选择坐公交车、坐出租车或是骑共享单车的方式,既方便又环保。
公共场所 缺少停车场加剧乱停车现象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老城区人流密集区和一些银行、商场、超市的附近,停车难也让很多车主很是头疼。
虽然一些车主把车辆无序地停在人行道或是马路边,占据了盲道或阻挡了行人行走,可这些车主有时也是一种无奈。在随机采访中,因为有急事,没车位,不得不乱停吃罚单的车主还真的为数不少。大部分车主都表示了无奈:“不是我们想违章,实在是没有地方停,有急事也没时间等泊车位。不得已只得选择吃罚单,权当是停车费贵一点吧!”
据车主孙先生介绍,他经常到农行去办事,因那里的车位紧张,他每次去寻找车位而浪费的时间平均在10—30分钟不等,高峰时段部分地区甚至高达40分钟。有时实在由于有急事要办,就只好选择把车停在人行道上,最后吃了罚单。
还有一些车主反映,本来城市的停车位就少,但是一些商家为了自己的生意,人为的把一些障碍物放置在他们商铺前的停车位上,不让别人停车。这无形中让私家车主们的停车变得难上加难,造成了车辆乱停乱放现象普遍,从而严重阻碍了交通。
车主盛先生每次到老城区办事时,甚至出现了为了停车还要步行半站地的情况。“权当是锻炼身体了。”盛先生无奈地说,要是有大型的收费停车场就好了!
车多位少 多方举措缓解“停车之痛”
记者从凤台县公安局交管大队了解到,近年来,凤台县的小型汽车数量不断增加,平均每天增加有30余辆新车,全县小型汽车保有量已达到5万多辆。而目前,整个县城城区除了单位和小区自备停车场以外,面向社会开放的公共停车场几乎没有,路边停车泊位只有3000多个,远远不能满足有车一族的停车需求。
其实,停车难早已引起了社会多方的关注。
记者从县政协提案委员会了解到,近五年来,我县政协委员涉及到县城停车难、规范城区车辆停放、缓解城区交通拥堵等方面的提案有30多件。委员们建议相关部门引起重视,在社会上大力宣传和倡导“绿色环保出行”理念,建立大型停车场,特别是地下停车场,鼓励民营企业投入;在县城繁华地段、主干道设立有偿停车收费,“分地区、分时段、分长短”进行收费,提高现有车位的利用率;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等等。
近年来,县公安局交管大队也认真结合县城规划职责任务,分析城区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现状和实际,制定了实施方案,并投入资金近千万元,加大对交通科技应用建设投入,完善智能交通建设,加强公安交管指挥中心建设,合理设置路口灯控设施,实现道路通行能力最大化,并联合有关部门开展了一系列专项整治,对重点交通违法行为集中打击,使交通违法行为成为常态化管理,切实规范了县城交通秩序。
要想解决车辆一“位”难求的状况,规划先行是上策。据县城乡规划部门介绍,为努力解决县城的交通拥堵及停车难问题,城乡规划部门组织相关单位编制了《凤台县城区机动车停车场规划》(2015—2030)》,《规划》中有,凤台县城区远期集中式公共停车场总计设置65处(含货运停车场6处),其中现状保留10处,37处设计为地下停车库或者地面立体停车库,最大化利用地下和地面空间,以达到节约土地的目的,规划远期可提供公共泊位7300个。去年《规划》已通过专家评审,有待早日实施。
由此可见,只有做到交通管理与城市规划同步,也就是科学的规划城市和科学的管理城市,从认识上重视、投入上加大、优先发展公交,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停车难和城市交通拥堵的现状。同时则需要从公共政策、社会各单位、民众意识等层面共同出发综合施策才能解决。 (耿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