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凤台县委员会
建言立论
我的位置: 主页 > 建言立论

民营经济转型发展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7-05-17 阅读量: 作者:县政协

县政协经企组 

  所谓民营经济“转型升级”,就是要加快实现工业发展动力从资源消耗为主向创新驱动为主转变,产业结构从低附加值的一般加工为主向高附加值的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为主转变,企业经营方式从粗放经营为主向集约经营为主转变,产业组织形态从传统块状经济为主向现代产业群体为主转变,科技进步贡献率有较大提高,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比重达到较高水平;一二三产协调合理发展,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较快发展。也可以简单概况为“民营经济的转型升级就是从资源消耗型企业向效益型转,从粗放型企业向集约型转,从劳动密集型企业向科技型转,生产性服务业较快发展较快发展。”

  凤台作为煤电资源型经济,产业结构单一,目前是否具备转型升级条件,如何转型发展呢?通过调研发现,当前我县经济和全国乃至全球的经济一样,正处在企稳回升、积极向好的转暖阶段。民营工业经济有一定的基础,以加工制造业为主体的工业经济迅速崛起,传统优势产业不断提升,企业产品开发及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创新型企业、品牌产品、专利产品企业不断增多,具备了转型升级的基础条件;国家、省、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奖励政策,各级政府积极引导扶持民营实体经济发展,转型发展势在必行。越是经济形势困难,越发激励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越是欠发达地区,越要注重发展方式的转变,因此,在全力以赴“保增长”的同时,必须要坚定不移地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产业转型升级、转变发展方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一、凤台民营经济转型发展的路径和方式

  民营经济转型升级,政府是引导者,应当有所作为,积极而为,并努力探索适合我县县域经济特点、凸现本县区域经济优势的转型升级道路。企业是转型升级的主体,应当顺应经济发展大势,增强转型升级的紧迫感,以企业自主创新推进转型升级。建议按照“规划引领、升级转型、外引内育、培植高新”的总体要求,共同做好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文章。我县在推进经济转型升级上可供选择的路径有以下五条:  

  路径之一:走产业集群升级的道路   

  实践证明,产业集群化发展是工业化中期经济提升发展的重要途径。政府在推进经济转型升级中应以规划引领为重点,以规划布局为龙头,科学调整产业规划,促进产业集群升级,构筑产业集聚高地,从而凸现产业集聚优势。

  首先通过调整产业规划,促进产业集群。根据当前我县工业发展的现状,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应以发挥“一个区二园三集聚区”为主平台,逐步形成“一核、二园、三区”相互关联的新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发展机械制造、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及新材料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新兴产业示范园区。其次产业错位规划,促进产业集群。根据各工业园区不同的产业定位,每个园区规划1至2个主导产业,定向引进和准入项目。第三培育产业龙头,引领产业集聚。每个园区重点培育1至2个龙头企业,围绕龙头企业上下游产业谋划引进培育相关产业企业,促进产业集聚。  

  路径之二:走传统产业提升的道路   

  我县面广量大的传统行业是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的重点,也是转型升级的着力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路走好了,才能为全县工业转型升级打好基础。  

  一是通过创新经营理念转型升级。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首先要求企业经营者树立强烈的自主创新意识,克服传统经营模式的束缚,增强转型升级的紧迫感,借鉴现代大型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和模式,引进管理和技术人才,研发新产品,开发新技术,提高创新能力,提供配套产品服务,提高市场竞争力,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二是通过产品延伸拓展转型升级。努力做好产品从半成品向终端产品的延伸,低附加值产品向高附加值产品的延伸,贴牌加工型向自主品牌型的延伸。把米面变成直接上餐桌的食品,把机械零配件加工变成创新自主品牌的整套设备。

  三是通过技术装备改造转型升级。没有落后的产业,只有落后的企业。要加强对企业技术改造的引导和鼓励,提高企业提升产品层次的积极性。在重点行业中,着力推进企业研发中心和技术中心建设,增强自主创新和研发新品的能力;引导和鼓励生产线技术改造,提升产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  

  路径之三:走培育新兴产业的道路

  新兴产业培育是推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又一重要着力点。结合我县现有工业经济的特点及国内外市场的变化,根据我县经济发展实际,应着力培植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一是培育航母型企业。重点引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龙头企业,引领产业发展。二是培育创新型企业。从低附加值的一般加工型向高附加值的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转变。三是培育新兴产业链。以行业龙头企业为依托,注重产业链的延伸和拓展。四是培育生产性服务业。引进培育物流、设计、研发、检测、检验、咨询、互联网、大数据等各类生产性服务业企业,提升民营经济质量和升级承载功能。

  路径之四:走招商选商的道路  

  开放型经济发展仍然是我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招商选商也是实现增量带动来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在推进招商选商过程中,要做到四个结合:一是招商选商与新兴产业培育结合。围绕重点培育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引资,努力开展产业链招商活动。二是招商选商与发挥我县优势结合。围绕煤电、气、热、水等资源优势招商选商。 三是招商选商与招才引智结合。在引进资金和项目的同时,尽可能选择科技含量较高、成长性好、附加值高的项目,同时要着力引进人才、智力和先进的管理,引领带动现有企业的提升。四是招大引强与兼顾“专、精、特、新”结合。既要有明确的招商任务和招商引资目标,更要注重招商选商的质量;既要招大引强,又要兼顾“专、精、特、新”企业和项目,要突出“选”字,民营经济转型升级。  

  路径之五:走产业价值链升级的道路  

  从研发、设计、委托制造、品牌和销售等价值链环节看,要从微小曲线的价值低端向高端转变,也就是要由委托加工向自主设计制造再向自主品牌制造转变,实现自主创新之路升级。一要重视品牌战略。通过实施企业品牌和区域品牌的建设和宣传,扩大我县特色产业和优势企业的市场知名度,增强产业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采取政府引导、企业主体、产品龙头、市场调控的创建品牌的方式,鼓励企业通过引进、转让、开发、联合攻关等途径,促进产品更新换代,开发生产一批“名、特、优、新”产品;以创建品牌为抓手,调整产品结构,争创品牌求提高促发展。二要重视行业标准制订。行业技术标准的制订权,就是行业内的话语权,谁拥有了技术标准制订权,谁就拥有了话语权和定价权。目前,我县还处于空白,也是今后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主攻方向。三要重视知识产权保护。要积极引导企业舍得在注册商标、专利申请等知识产权领域的投入与开发,并运用商标权和专利权,切实保护好自己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帮助企业和行业做好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四要重视企业进行资本运作。引导、鼓励企业运用现代市场经济的资本运作方式,采取兼并、重组、联合、上市等手段,尽快实现优势扩张。引导企业制订近远期发展规划,实施多元化拓展,加强产品上中下游的产业链配套合作,拉长产业链,从单纯生产制造向研发、销售两头延伸,以优势企业为龙头,以资本为纽带,以市场为依托,在具备条件的企业基础上组建大型股份制企业集团。